Yi's Blog

不图新奇,但问优劣

Magic Moment

使用了一整天 MacWhisper 之后的感受:

语音输入文字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功能,但就像 iPhone 键盘 的诞生一样,它背后仿佛存在着一道无形的界限——在跨越这道界限之前,一切都显得繁琐笨重;而一旦突破,用户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种 Magic Moment,仿佛一切变得自然、顺畅,甚至有些神奇。

《思辨力35讲:像辩手一样思考》读书笔记

《思辨力35讲:像辩手一样思考》是最近读到的干货满满的一本书。

这本书前两章系统地整理了分析问题的逻辑框架和常见的逻辑谬误,对于如何提高思辨能力能有帮助。第三章辩论实战部分讲如何应用在辩论中,对于不直接参与辩论的读者不如前两章实用。

Daily Watched YouTube Videos

- EOF -

深度体验

明明都是在刷手机,为什么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有所收获,有的时候却觉得是浪费时间?

在我看来,这是深与浅的区别。深指的是内容层面的深,围绕一个固定的主题深入地阅读、理解和体验,得到的信息和情感逻辑连贯,充满细节。浅指的也是内容层面的浅,草草地划过一条由没头没尾信息组成的时间线,看似获取了大量的信息,却不知是大量低质量、重复甚至毫无价值的信息。这里的浅当然还包括行为的被动性。注意力被设计好的时间线牢牢捕获,盲目追求一种完整感,生怕错过一些实际上没什么价值的信息(即 FOMO:Fear of Missing Out)。

深度体验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阅读一本书
  • 观看一部电影
  • 玩一场剧本杀
  • 与朋友深入交谈

浅层体验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浏览社交网络
  • 浏览社会新闻
  • 刷短视频

深层体验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,让人获得复杂的情感体验,予人进步。浅层体验无需努力即可获得,让人轻松娱乐,但是长久进行会让人变得麻木,丧失自由意志。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。花更多时间浅层体验,就势必会减少深度体验的时间。面对充满诱惑的浅层体验,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,跳出浅层体验的陷阱。

家酿 Windows 媒体服务器

Windows NAS server

和很多人一样,我也喜欢把喜欢的视频、音频拖到本地,待日后慢慢享用。这里一步到位的方案是买一台 NAS 服务器,加上若干硬盘,插上电,下载应用,设置一下,即可开始使用。退而求其次的方法是一直开着一台电脑,把硬盘共享出来。

2020 年订阅付费列表

2020 年,我为以下订阅内容付费:

项目 每月费用
1Password Family Plan $ 4.99
Amazon Prime $ 12.99
Audible Membership $ 14.95
Digital Ocean $ 5
iCloud Storage $ 2.99
Netflix Family Plan $ 11.99
Nintendo Switch Online Family Plan $ 3
Spotify Premium Duo Plan $ 12.99
Stratechery + Dithering $ 12.5
YouTube Premium Family Plan $ 14.99

cloudwu/coroutine 在 macOS 上的 bug

周末阅读了云风八年前用 C 语言实现的协程库。代码非常简洁,只有二百来行,展示了如何基于 ucontext 函数库实现非对称协程(Asymmetric Coroutine),且不同的协程共享同一个栈空间。

运行测试程序的时候发现,测试程序在 Linux 上可以成功运行,然而在 macOS 上却会进入一个死循环,看上去是由于 ucontext 在不同平台的实现不同引起的。于是,花了一些时间阅读 ucontext 在 macOS 上的实现,理解了协程无法继续运行的原因,并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。

我的 macOS 软件列表(2020 年)

距离上次列出我的软件列表,已经有两年有余。这两年多,因为大部分时间在使用公司的笔记本,用我自己笔记本做的事情有了很大不同,再加上期间换硬盘的原因,又重装了几次电脑,有一些两年前经常使用的软件,如今已经不再使用了。这里列出仍在频繁使用的软件,以供将来按图索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