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确,功利主义的道德观在团体讨论或公共辩论中是更容易被认同的。为什么?因为它主张你可以救更多的人,可以做到整体的利大于弊,可以让社会的整体福祉最大化,所以它像是不同价值观当中的最大公约数。 相比之下,像康德那样的绝对的道德观的论证责任更大,或者说,对与其道德观不同的人的教育责任会更重。
https://v2ex.com/t/1094129?p=1
任何一种真实的活法必定包含两个要素,一是健康的生命本能,二是严肃的精神追求。生命本能受到压制,萎靡不振,是活得不真实。精神上没有严肃的追求,随波逐流,也是活得不真实。
好的内容,有三个特质,即HKR H- happiness 快乐 K- knowledge 知识 R- resonance 共鸣
做到其中之一,是内容达标,保证了基础的单一价值。比如抖音早期的内容,很多都是只有快乐。 做到其中之二,内容将具有一定感染力。 全部都做到,那绝对是个很好的内容,既有共鸣又能快乐学知识,持续生产这种内容将快速涨粉。
如果恰巧你做的是视频内容,区别于其他内容载体就还需要一个R,是rhythm 节奏感。
可以回想一下B站那个Ray叔爱唱歌,是不是就是四个全中!
以上HKRR理论来自影视飓风Tim,这是一个判断好内容的方法论,我们可以时刻以此自检。
越激进的之所以越神气,是因为被鼓动的民众是倾向激进的。你可以想象,要在一群怀着对旧制度满腔怨恨的民众面前,解释清楚为什么不能以泄愤式的方式来革命,为什么要向王室和贵族做一些妥协,将是多么困难。不论你花费多少口舌,做多少努力,都会引发这样的责问:“这是什么革命?平民的?还是贵族的?”广场上吼声震天的都是平民,你还能期待什么结果。所有努力只能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,你只有落荒而逃。
越激进的之所以越神气,是因为被鼓动的民众是倾向激进的。你可以想象,要在一群怀着对旧制度满腔怨恨的民众面前,解释清楚为什么不能以泄愤式的方式来革命,为什么要向王室和贵族做一些妥协,将是多么困难。不论你花费多少口舌,做多少努力,都会引发这样的责问:“这是什么革命?平民的?还是贵族的?”广场上吼声震天的都是平民,你还能期待什么结果。所有努力只能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,你只有落荒而逃。